变“要我成才”为“我要成才”
2010年6月6日,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年)》正式发布,并明确提出“到2020年,在装备制造、信息、生物 技术、新材料、航空航天、海洋、金融财会、国际商务、生态环境保护、能源资源、现代交通运输、农业科技等经济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0多万人。”其中装备制造业人才被列在第一位。
2008年《中国人才报告》预计,未来5年汽车人才全面紧缺,包括汽车研发人才、汽车营销人才、维修人才、管理人才等。其中,汽车研发人才缺口50万,维修人才缺口80万。
早在2004年,交通部、教育部等国家六部委就联合启动了“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”。
以上提到的“纲要”、“人才报告”和“培养工程”分别从国家政策、人才需求、培养措施等层面,为汽修人员成才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。
影响事情是否成功的因素很多,古人把这些因素归纳为天时、地利和人和,只有这三方面因素都凑齐,才会有最完美的结果。“汽修人”的成才也是一样的。
宽松的政策环境、巨大的人才需求、完善的培养体系等等,这些外部因素对“汽修人”来说是“天时”。在“地利”方面,其实自你跨入汽车服务行业成为“汽修人”的那一刻起,你就占据了“地利”的位置。也就是说,“汽修人”已具备了“天时”和“地利”的优势,但要从“汽修人”成为“汽修人才”,仅有这两点是不够的,因为“人才”的核心是“人”,即“人和”的因素。
在“人和”方面,首先是我们“汽修人”要完成从“要我成才”到“我要成才”的转变。只有完成了这种思想上的转变,我们的学习才会由被动转变为主动,相关的培训或培养工作才会真正落到实处,取得预期的效果。
其次,我们应该好好地问一下自己的内心:进入汽车后市场是心甘情愿还是别无选择?是真正喜欢还是一时兴起?是作为未来职业还是权宜之计?只有心甘情愿、真正喜欢并将汽修当作未来的职业,才有可能成长为“汽修人才”。因为汽车技术日新月异,“汽修人”要有“干到老学到老”的决心和恒心。
最后,还要考虑自身的特长。只有扬长避短,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,才能走得更远、做得更好。动手能力强,但不善于组织管理的,应在技术上有所造诣,成长为真正的“汽修人才”;动手能力差,但沟通能力强的,应向汽车营销人才方向努力;沟通能力好,而且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,应将“管理人才”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。最理想的状态是将工作、爱好和特长三者合一。
2010年6月6日,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年)》正式发布,并明确提出“到2020年,在装备制造、信息、生物 技术、新材料、航空航天、海洋、金融财会、国际商务、生态环境保护、能源资源、现代交通运输、农业科技等经济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0多万人。”其中装备制造业人才被列在第一位。2008年《中国人才报告》预计,未来5年汽车人才全面紧缺,包括汽车研发人才、汽车营销人才、维修人才、管理人才等。其中,汽车研发人才缺口50万,维修人才缺口80万。早在2004年,交通部、教育部等国家六部委就联合启动了“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”。以上提到的“纲要”、“人才报告”和“培养工程”分别从国家政策、人才需求、培养措施等层面,为汽修人员成才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。影响事情是否成功的因素很多,古人把这些因素归纳为天时、地利和人和,只有这三方面因素都凑齐,才会有最完美的结果。“汽修人”的成才也是一样的。宽松的政策环境、巨大的人才需求、完善的培养体系等等,这些外部因素对“汽修人”来说是“天时”。在“地利”方面,其实自你跨入汽车服务行业成为“汽修人”的那一刻起,你就占据了“地利”的位置。也就是说,“汽修人”已具备了“天时”和“地利”的优势,但要从“汽修人”成为“汽修人才”,仅有这两点是不够的,因为“人才”的核心是“人”,即“人和”的因素。在“人和”方面,首先是我们“汽修人”要完成从“要我成才”到“我要成才”的转变。只有完成了这种思想上的转变,我们的学习才会由被动转变为主动,相关的培训或培养工作才会真正落到实处,取得预期的效果。其次,我们应该好好地问一下自己的内心:进入汽车后市场是心甘情愿还是别无选择?是真正喜欢还是一时兴起?是作为未来职业还是权宜之计?只有心甘情愿、真正喜欢并将汽修当作未来的职业,才有可能成长为“汽修人才”。因为汽车技术日新月异,“汽修人”要有“干到老学到老”的决心和恒心。最后,还要考虑自身的特长。只有扬长避短,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,才能走得更远、做得更好。动手能力强,但不善于组织管理的,应在技术上有所造诣,成长为真正的“汽修人才”;动手能力差,但沟通能力强的,应向汽车营销人才方向努力;沟通能力好,而且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,应将“管理人才”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。最理想的状态是将工作、爱好和特长三者合一。
文章来源:《生物技术》 网址: http://www.swjszz.cn/qikandaodu/2021/0204/555.html
上一篇:对我国生物技术人才问题的几点思考
下一篇:人与超人